德中同行”湖北·武汉站的德中大道上仍将搭建一座由旅德中国艺术家李继伟设计的文艺亭。“城市的公共空间”将是此次文艺亭流动的主题。10月23日至31日,德国、中国,特别是来自武汉的作家、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将围绕不同重点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展开讨论。此外,文艺亭中还将举办话剧表演、行为艺术、摄影展、短片放映、现场手工艺术创作、朗诵会、轻松学德语等各种流动。
制造城市
主办方将与武汉王一凡美术流动基地合作,邀请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们以及德国嘉宾在文艺亭顶用废纸板、旧玻璃瓶等回收材料进行艺术创作,共同制造出他们心中的一座异想城市。
“小科学家之屋”——尝试空气与水的试验
萨克森中部城镇与弗莱贝格产业大学联合成立的“小科学家之屋”,能够以玩耍的方式激发3岁至6岁儿童对天然科学与技术现象的强烈爱好。这里将演示空气与水的试验,同孩子们一起利用不同的实验材料与实验装置进行一些有趣的试验。
戏剧在不同文化中的再现
武汉“月亮化石-实验剧社”将在文艺亭上演话剧《格林搜集的童话故事》,其主创郎剑飞将与刚刚在南京上演了德国作家毕希纳的话剧《莱昂瑟与莱娜》的编剧李健鸣、导演谭韶远以及德国剧作家Carena Schlewitt进行座谈,讨论统一部作品在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下的再创作。
作家经历的德国
应“德中同行”的邀请,闻名作家刘震云、方方和鲍尔吉?原野去了德国的德累斯顿、杜塞尔多夫和斯图加特等城市进行交流。在德国糊口的那段日子里,他们在自己的博客上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想。在文艺亭,他们将朗读自己所写的博客,展示照片,交流在德国的体验与感慨感染到的中德两国间的文化差异。
此外,由湖北省作协主办的我们爱读书会将在文艺亭举办德国文学作品朗诵会。
边界恍惚的片子
什么是片子?由谁来拍片子?自从有了家用摄像机、DV机,人人都可以拍摄,都可以用流动的影像进行创作和表达,片子的定义已经恍惚,内涵和外延都得到扩展。
武汉有一批独立的影像工作者。以行为、录像、照片和场地装置等形式进行建筑实践的艺术家李巨川将展示他的录像作品《21楼有多高》;武汉艺术家李文将展示纪录片《老张与小张》,这部短片曾入选德国柏林亚洲热点片子展。此外,文艺亭还将展示中南民族大学片子社大学生拍摄的作品以及德国萨克森州片子协会提供的短片。导演、同时也是文艺亭流动的策划人马英力女士将与几位嘉宾就片子的界限、片子的非片子化展开讨论。
以上短片将在德中大道期间在文艺亭轮回播放。
纪实与变异——他们的武汉
近十位在武汉土生土长的80后摄影师用照片纪录下陪伴他们长大的城市,他们的摄影作品《样子—念旧的武汉》将在文艺亭中展出,部门摄影师也将到场与观众见面。
糊口和工作在武汉的艺术家李郁和刘波根据武汉报纸中的新闻,按照其中文字描述的情节,重新搬演后拍摄成大幅照片。这种变异后的影像纪录手段向传统意念中的摄影形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使传统的摄影扩大了范畴。他们将在文艺亭中展示这一系列作品,并与德国摄影师进行讨论。
本土与外来
文艺亭将邀请几位创作糊口经历以及研究方向各不相同的嘉宾——旅德20年的艺术家朱金石和秦玉芬、来自湖北的文艺批评家汪民安以及湖北省艺术馆傅中望馆长,讨论现代艺术中的本土元素与外来影响。
从古典走入现代
德国作曲家、慕尼黑双年音乐节艺术总监彼得?鲁茨斯卡(Peter Ruzicka)将与中国作曲家、中心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贾国平教授共同先容严厉音乐在当今的发展状态。在先容严厉音乐的同时,主办方将请来中国摇滚界最元老的乐队之一、武汉第一支朋克乐队SMZB(生命之饼),其主唱吴维将先容他的乐队十多年来是如何发展并坚持独立个性的。
艺术与公共空间
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即兴展示是本次流动的主题之一,同时也是良多当代艺术家创作的方向。李凝将携凌云焰身体影像实验室即兴在文艺亭和德中大道长进行一场户外“特定场景的表演”(site-specific art),这一概念本身即源自德国。八月中,武汉的WAZA实验新媒体艺术小组在武汉东湖露天片子院旧址呈现“三十个中海内地飘流艺人的媒体生命”这一声音装置作品。其主创年青的艺术家胡戈和王焕将在文艺亭对作品进行先容。年青的德国艺术家茶拓笔将先容他在“德中大道”呈现的录像装置作品“少林寺”,并与其他几位艺术家就“艺术与公共空间”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女性-文学-社会
文艺亭流动的最后一天将把关注给予女性。池莉等作家、出版人洪晃将与汉学家、歌德学院中国区总院长阿克曼先生探讨文学及社会空间中的女性角色。
轻松学德语
歌德学院北京分院举办的“轻松学德语”试听课向人们提供与德语的初次接触。在30分钟时间里,介入者学习自我先容、简朴交谈,好比谈谈吃喝或业余糊口。每一个不懂德语,但对德国好奇、对德语感爱好的人都可以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