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世界文学名著读本(20余册),其中有马尔克斯的《百年孤傲》,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紫式部的《源式物语》,法布尔的《昆虫记》,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等等,不管原著为英、俄、法、日、德等何种语言写成,均由一名为“宋瑞芬”的译者独自译成。有人在网上将“宋瑞芬”称作“中国最牛翻译”,并调侃说:“本人为我国出了一位如斯了不起的语言通才而深感振奋”。
实际上,这种“最牛翻译”现象,已经泛起过多次了。前几年,有名叫“龙婧”者,于2004至2007年的4年中,至少出版了23本译作,内容笼盖文史哲多个领域,几乎是无所不能的翻译。随后,又有名称“李斯”者,翻译了《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包括12种语言的26部作品,此外还翻译了《思惟录》《卡帕传》等文学以外的书。
时代有幸,中国有幸,竟接连泛起如斯多的“语言天才”。
然而,“宋瑞芬”,“龙婧”,“李斯”,均非一个人的名字,而是诸多译者的一个代名。为了抢时间把译本投入市场,傅雷时代那种“日译千字”的不断改进的立场被抛弃了,代之以跑马式的粗制滥造,有的干脆将老译本改头换面一下,算成自已的,译坛的抄袭、剽窃事件不断发生。就是这样抄与窃,有时还觉得速度太慢,于是,一本书拆开来分给几个人,采取“群译”的方式拼凑而成,根本无论译文风格与语言的前后同一。翻译出版质量的每况愈下,造就了这些畸形的“语言天才”。
因此,我认为,与其称宋瑞芬们为“中国最牛翻译”,还不如称这一现象是中国翻译出版的“牛矢”。
对翻译质量的下降,有识之士多有批评。批评侧重于译者的思惟文化素质较多,这虽是必要的;但是,更值得提出的,是出版者的社会责任与职业知己。出版者负有遴选译者和审处书稿之责,只要出版者能以质量为重,把好出书的“关”,劣质的译本就难于出笼。然而,那些劣书的出版者,在浮躁、驱利的心态下,根本无意或无力把好“关”,甚至以“合作出书”的名义卖书号,“为了一碗红豆汤卖了宗子权”,一切由书商操纵,使翻译出版显出“牛矢”斑斑。
过去农村小路上的牛矢,是人们寻找归路的一种标记,黄遵宪诗云:“欲寻归路无牛矢,转向无人迹处寻。”如今翻译出版上的“矢迹”斑斑,应促使出版者思考如何更好地行走在出版之路上。